來源:鋼之家
“十一五”期間,隨著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鋼鐵渣的產生量隨之大幅增加。鋼鐵渣實現“零排放”,成為鋼鐵行業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節能減排的一項緊迫任務。為此,“十一五”期間,國家把包括冶金固廢在內的資源綜合利用作為一項重大的技術經濟政策?!笆濉遍_局,我國冶金渣利用現狀如何?
截至2010年,我國鋼渣、鐵渣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21%和76%。在10月21日~22日召開的全國冶金渣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討會暨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冶金渣開發利用委員會工作會議上,與會專家提出,我國鋼鐵渣綜合利用率仍與預期目標相差較遠,“十二五”期間,鋼渣、鐵渣利用率應分別提高至60%、80%。這也意味著該產業仍大有可為。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副處長雷文指出,實現冶金渣的綜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笆濉逼陂g,包括冶金渣在內的工業固體廢物利用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從宏觀環境看,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把建設“兩型”社會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等,為冶金渣的綜合利用營造了非常好的環境氛圍。二是從技術上,經過國家和企業的不懈努力,冶金渣利用技術取得很大突破。從原來的不能利用,到現在探索出可以實現很好利用的途徑,為“十二五”期間加快冶金渣的綜合利用奠定了技術基礎。三是從企業自身來說,已經看到開展冶金渣綜合利用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企業認識得到提高,從“讓我做”變成“我要做”。這個轉變有利于企業加快開展冶金渣的綜合利用。
據悉,為了推進包括冶金渣在內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實現綜合利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組織制定《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冶金渣綜合利用的目標、主要任務及重點工程。通過規劃實施,大力推進我國冶金渣綜合利用,最終實現冶金渣“零排放”。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王鎮武指出,今年下半年以來,鋼鐵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鋼材價格走低,原燃料降價滯后,鋼鐵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和節能減排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廢鋼鐵產業的循環應用,冶金渣的綜合開發利用,起到了緩解企業壓力和對鋼鐵生產重要的支撐作用。冶金渣的綜合利用應屬于新興產業范疇,應該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政策扶持。行業自身也應該抓緊產業升級和完善工藝改造,并積極推廣和交流先進技術,組織重大技術項目攻關,促進行業的產業化發展,促進鋼鐵渣利用產業的科技進步。
2010年,我國共產生鋼渣8147萬噸,高爐渣約20067萬噸。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制定的《“十二五”冶金渣產業規劃》提出,“十二五”末將冶金渣的平均利用率從“十一五”的55%提高到73%以上,同時力爭冶金渣真正實現“零排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牛京考也指出,從相關統計數據可看出,“十一五”期間全國冶金渣累計堆存量每年在減少,這是綜合利用成果的顯著體現。但實現“十二五”末冶金渣利用率的大幅提高,還有一定難度,全行業任重道遠。鋼鐵企業在開展冶金渣綜合利用工作中,可結合國家兩批共10個鋼鐵循環經濟試點的開展,加強科技支撐,加快建立指標體系,加強社會產業鏈的銜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究利用好相關政策,全面推進冶金渣的綜合利用。
據了解,鋼渣中一般含有10%左右的殘鋼。經破碎、剝離、提純等工藝,回收渣鋼的鐵品位可達85%~90%,直接返回煉鋼;磁選粉的鐵品位可達60%以上,直接返回燒結使用;尾渣鐵品位小于2%,經工藝處理后制成礦渣粉、鋼渣粉和鋼鐵渣復合粉等產品,用于混凝土摻合料,可等量取代水泥熟料的10%~40%配制混凝土。如鞍鋼鋼鐵渣年處理能力已達到500萬噸,可生產精渣鋼等十幾種冶金渣利用產品,節約了大量的精品鋼鐵料資源,其中鐵精粉的年產生量相當于1座采選廠的年產量。礦渣開發公司作為鞍鋼建設循環經濟的重要基地之一,不斷加大發展爐渣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力度,使企業步入科學發展的道路。今年1月~9月份,該公司實現利潤1.2億元。
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曾學敏在此次會上提出,用鋼鐵渣替代水泥熟料是目前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以噸熟料排放二氧化碳0.9噸計算,2010年全國熟料產量為11.8億噸,少用5%熟料,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5310萬噸。據有關機構調研,從2000年起,我國開始建成?;郀t礦渣粉生產線,年產量只有120萬噸。2010年,全國已有100余條礦渣粉生產線,年產量約達6100萬噸;鋼渣粉生產線年產量約達400萬噸;鋼鐵渣復合粉年產量約1100萬噸。
然而,目前冶金渣綜合利用工藝仍有一些技術難點須攻克。從“十一五”以來,國內多家鋼鐵企業、科研院所對鋼鐵渣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探索和投資運營管理模式的嘗試。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錢雷介紹,作為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冶金渣開發利用工作委員會的主任單位,中冶建筑研究總院環保分院多年來致力于鋼鐵渣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經過近20年的研發與實踐,實現了兩次重大的技術創新,實現了鋼渣穩定化處理,解決了鋼渣資源化利用的難題。該技術在鞍鋼鲅魚圈新煉鋼、首鋼京唐曹妃甸新煉鋼、本鋼、新(余)鋼、九江鋼廠、日照鋼鐵等30余個鋼鐵企業推廣應用,使我國鋼渣資源綜合利用率由“十一五”初期的10%提高到現在的21%。
會上,國內多家鋼鐵企業的冶金渣公司,太原雙良、寧波寶豐等專業化冶金渣綜合利用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及業內專家等在交流中表示,冶金渣綜合利用技術取得了很多新進展,其發展前景廣闊。要充分發揮協會的平臺作用,做到及時發掘好的工藝、技術,及時推廣,促進鋼鐵渣綜合利用深度發展。